天津卫哥们儿的十九字诗
-
那个天津卫哥们儿,是我在旅途中认识的,
向他打探狗不理包子这名字,他打趣地说:
嘛狗不理,我就是狗不理,狗不理是我──
的小名。又向他请教经商致富之道,他说:
嘛钱不钱的,乐和乐和得了,八○年代末,
做服装赚了些,说我知足或小富即安都行。
等到了天津,请你吃麻花、炸糕、狗不理。
-
──2012年1月10日第818首十九字诗
──2012年3月2日《达拉斯新闻》
──2012年11月17日《达拉斯诗刊》第57期
──2013年《我们的爱在等待──吴公子诗集》,中国戏剧出版社
-
【注】:
1. “狗不理”一名,亦见于电影《神鞭》,该片由西安电影制片厂于1986年发行,由编剧及导演冯骥才改编自他所著的同名小说。电影中由王业为饰演的男主角傻二,能以祖上传下的辫子功与人比武较技,他的辫子被人称为神鞭。片中的一位妇人在解释傻二这个名字时说: “天津卫的孩子,打小就有贱名,叫傻二、傻蛋、狗粒、狗蛋、大臭、二臭、狗不理、秃子、大烟子,这是为了教阎王爷听见瞧不上,他就命长了。”
2. 天津之外的地区,也有为小孩取低俗的小名的,例如以广东话取名的 “狗仔”、 “猫仔”。再如以闽南语为男生取名的 “阿狗”,为女生取名的 “罔悠”(意为抚养看看吧,“罔悠”为音意皆近的汉字,“罔腰”为音近的汉字),或 “罔饲”(意为喂养看看吧,“罔饲”为音意皆近的汉字,“罔市”为音近的汉字) 。在战乱、贫困、疾病流行、卫生条件差的年代,父母为小孩取低俗的小名,不是出于无知,是出于无奈,不是轻贱子女,是爱──祈求小孩能免于夭折,能顺利成长的爱。
3. 天津的方言, “嘛”意为 “什么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