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居易离离原上草的十九字诗
-
始生六七月时,未能言,已默识之无二字,
那是与文字的宿缘吗?五六岁就开始写诗。
年十五六时,顾况览其文曰吾谓斯文遂绝,
复得吾子矣。顾况览其赋得古原草送别吗?
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与元九书中说:
微之,然百千年后,安知复无如足下者出,
而知爱我诗哉?百千年后,吴公子爱其诗。
-
──2014年4月28日第1,657首十九字诗
──2014年6月20日《达拉斯新闻》
──2015年《我的爱与我的情──吴公子诗集》,光明日报出版社
-
【注】:
1. 白居易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:
“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。
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
远芳侵古道,晴翠接荒城。
又送王孙去,萋萋满别情。 ”
──《四库全书荟要‧集部‧白氏长庆集‧卷十二‧感伤四》
2. 宋‧尤袤《全唐诗话‧卷二‧白居易》:“乐天未冠,以文谒顾况,况睹姓名,熟视曰:‘长安米贵,居大不易。’及披卷读其《芳草诗》,至‘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’,歎曰:‘我谓斯文遂绝,今复得子矣,前言戏之耳。’ ”
3. 后晋刘昫等撰《旧唐书‧列传第一百一十六‧元稹(庞严附)、白居易(弟白行简、白敏中)》:“白居易,字乐天,太原人。……年十五六时,袖文一编,投著作郎吴人顾况。况能文,而性浮薄,后进文章无可意者。览居易文,不觉迎门礼遇,曰:‘吾谓斯文遂绝,复得吾子矣。’……时元稹在通州,篇咏赠答往来,不以数千里爲远。尝与稹书,因论作文之大旨曰:……仆始生六七月时,乳母抱弄于书屏下,有指‘之’字、‘无’字示仆者,仆口未能言,心已默识。后有问此二字者,虽百十其试,而指之不差。则知仆宿习之缘,已在文字中矣。及五六岁,便学爲诗。……微之,夫贵耳贱目,荣古陋今,人之大情也。……今仆之诗,人所爱者,悉不过杂律诗与《长恨歌》已下耳。时之所重,仆之所轻。至于讽谕者,意激而言质;闲适者,思澹而辞迂。以质合迂,宜人之不爱也。今所爱者,并世而生,独足下耳。然百千年后,安知复无如足下者出,而知爱我诗哉?”
4. 《离离原上草》为“杂律诗”,按照《旧唐书‧列传第一百一十六》:“白居易,……年十五六时,袖文一编,投著作郎吴人顾况。”吴公子说,若编中有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,则其诗或作于唐德宗贞元二、三年(786、787),白居易为15、16岁。
5. 这首诗是组诗《白居易的十九字诗》的第七首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