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公子的十九字诗

中庸之意的十九字诗

吴公子阐述中庸之意:中之意为切合时势,
庸之意为终生履行。中庸之道如箭中鵠心,
盖棺方可论定。他在演讲中论述中庸各章,
洋人不知听不听得懂,华人不知是否赞同?
他以易经鸣谦、撝谦、劳谦、谦谦来申论,
又以哈佛大学学习经验与课程规划来举例,
参加演讲者,是否还有人记得中庸之意呢?

──2015年3月23日第1,986首十九字诗
──2016年《我们的爱的故事──吴公子诗集》,光明日报出版社

【注】:
1.吴公子于2010年7月11日,应邀于德州达拉斯大学(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)的孔子学院以英文演讲,演讲的讲题为“儒家的中庸──以易经申论及以哈佛教育举例”(The Confucian’s Zhong Yong: Elaborated with I Ching and Examples Given from Harvard Education)。他在演讲中将中庸的 “中”音译为Zhong,意译为Appropriateness,将中庸的“庸”音译为Yong,意译为Persistency。吴公子说,“中”为切合时势,箭中鵠心。“庸”为终生履行,盖棺方可论定。

2.演讲中译为英文的《中庸》一书为:“第一章:‘……喜、怒、哀、乐之未发,谓之中。发而皆中节,谓之和。……’” “第二章:仲尼曰:‘……君子之中庸也,君子而时中。……’”“第三章:子曰:‘中庸其至矣乎!民鲜能久矣。’”“第六章:子曰:‘舜其大知也与。舜好问而好察邇言,隐恶而扬善,执其两端,用其中于民,其斯以为舜乎。’”“第七章:子曰:‘……人皆曰“予知”,择乎中庸,而不能期月守也。……’”“第八章:子曰:‘回之为人也:择乎中庸,得一善,则拳拳服膺,而弗失之矣’”“第十一章:子曰:‘……君子依乎中庸,遯世不见知而不悔,唯圣者能之。……’”

3.演讲中译为英文的《易经》一书含“乾”(Qian)与“坤”(Kun)之切合时势(Appropriateness)及“谦”(Qianl)之终生履行(Persistency)。其中的“谦”为:“谦:亨,君子有终。象曰:地中有山,谦﹔君子以裒多益寡,称物平施。”“上六:鸣谦,利用行师,征邑国。 象曰:鸣谦,志未得也。可用行师,征邑国也。”“六五:不富,以其邻,利用侵伐,无不利。 象曰:利用侵伐,征不服也。”“六四:无不利,撝谦。象曰:无不利,撝谦﹔不违则也。”“九三:劳谦君子,有终吉。 象曰:劳谦君子,万民服也。”“六二:鸣谦,贞吉。 象曰:鸣谦贞吉,中心得也。”“初六:谦谦君子,用涉大川,吉。象曰:谦谦君子,卑以自牧也。”

4.演讲中以中英文举例“中”(Appropriateness)的含意,引自吴诗晴(Tiffany Wu)的文章《我的哈佛经验》(My Harvard Experience) :“我上课时的一段师生间问答的例子是:‘有个人在地上捡到一个钱包,他贴了张招领的告示,却没人前来认领,于是他就把那个钱包据为己有,应将他处以偷窃罪吗?’‘不算偷窃。’‘那么如果他没贴那张招领的告示呢?’‘还是不算偷窃。’‘那么如果他知道钱包是谁掉的,却没还给那个人呢?’‘嗯,还是不能算偷窃。’‘那么如果他知道掉钱包的那个人,就在对街的那栋楼上班,却不去还给人家呢?’‘我想,还是不能算偷窃。’‘那么如果他见到那个人,就站在距离地上的钱包五英尺远,而他迅速地捡起钱包而离开呢?’‘也许算偷窃。’‘那么如果他见到钱包在那个人的柜台上,而把它拿走了呢?’ ‘那该算偷窃了。’‘你是以多远的距离,来决定算不算偷窃?如果五英尺远不算,那么三英尺远呢?两英尺远呢?如果钱包在那个人的柜台上算偷窃,在地上算不算呢?’”

5.演讲中以中英文举例“庸”(Persistency)的含意,引自哈佛大学课程规划:“哈佛为其大学部学生设计了必修的核心课程 (core curriculum),其理念是‘所有哈佛大学生,都须接受广博的教育(broadly educated),并于其所选定的领域(discipline)中的专业(concentration)接受训练 (trained)。’专业又可称为主修(major)。其核心课程共分为11类:外国文化 (Foreign Cultures)、历史A及B (Historical Study A and B)、文学A、B及C(Literature and Arts A, B, and C)、道德论证(Moral Reasoning)、定量论证(Quantitative Reasoning)、科学A及B(Science A and B)、及社会分析(Social Analysis)。学生须于与其主修较相关的7类中,各修过一门课。到2008年为止,此11类核心课程使用了约30年。哈佛于2009年提出了必修的一般教育计划(Program in General Education),取代了它的核心课程,这项改变是基于要 ‘配合21世纪的须求来培育人材。原有的核心课程,要求学生接触不同方式的学习(ways of knowing),新的一般教育计划提供给学生自由教育(liberal education)。’此种自由教育,使学生可以基于其个人意愿及主修,进行跨系、跨院、及跨校的学习。一般教育计划共分为8类:美学与理解(Aesthetic and Interpretive Understanding)、文化与信念(Culture and Belief)、经验与数算论证(Empirical and Mathematical Reasoning)、伦理论证(Ethical Reasoning)、生命科学(Science of Living Systems)、宇宙科学(Science of the Physical Universe)、世界社会(Societies of the World)、及美国于世界(United States in the World)。学生须于此8类中的每一类,都修过一门课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