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公子的十九字诗

王阳明本来面目的十九字诗

説王阳明的本来面目是儒家是佛家,我説,
王文成全书本来面目提到的有八处。于诗,
观傀儡者本来面目。其他以儒对应,客问:
佛氏于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,答曰:
吾儒随物而格之功不同,正孟子夜气之说。
至于客问:佛氏又有常提念头之说,答曰:
犹孟子所谓必有事,夫子所谓致良知之说。

──2018年10月25日第3,298首十九字诗
──2019年3月8日《达拉斯新闻》
──2019年《我依然炽热的爱──吴公子诗集》,中華世紀文化出版社

【注】:
1. 四库全书荟要的《王文成全书》有八处提到佛家语的“本来面目”。卷二,语录二,传习录中的《答陆原静书》提到“本来面目”的有七处:
“……来书云:佛氏于不思善不思恶时,认本来面目。于吾儒随物而格之功不同,吾若于不思善不思恶时,用致知之功,则已涉于思善矣。欲善恶不思而心之良知清静自在,唯有寐而方醒之时耳。斯正孟子夜气之说。……不思善不思恶时,认本来面目,此佛氏为未识本来面目者,设此方便。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,今既认得良知明白,即已不消如此说矣。随物而格是致知之功,即佛氏之常惺惺,亦是常存他本来面目耳。……来书云:佛氏又有常提念头之说,其犹孟子所谓必有事,夫子所谓致良知之说乎。……虽曰常提不放,而不加戒惧克治之功,恐私欲不去,若加戒惧克治之功焉,又为思善之事,而于本来面目又未逹一间也,如之何则可?戒惧克治,即是常提不放之功,即是必有事焉,岂有两事邪?此节所问,前一段已自说得分晓,末后却是自生迷惑,说得支离及有本来面目未逹一问之疑,都是自私自利,将迎意必之为病,去此病自无此疑矣。……”

2. 四库全书荟要的《王文成全书》卷十九,王守仁的诗《观傀儡次韵》有一处提到“本来面目”:
“处处相逢是戏场,何须傀儡夜登堂。
繁华过眼三更促,名利牵人一线长。
穉子自应争诧说,矮人亦复浪悲伤。
本来面目还谁识?且向樽前学楚狂。”

3. 这首诗是组诗《王阳明的十九字诗》的第四首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