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五三的十九字诗
-
于神帰月、鬼宿日的十一月十五大吉之日,
领着七岁、五岁、三岁的孩子到神社参拜。
三岁男童与女童,梳绑起头发的发置仪式,
五岁男童,着和服站在碁盘上的袴着仪式,
七岁女童,着绑有腰带的和服的带解仪式。
孩子们提着,绘有龟与鹤或松竹梅的纸袋,
袋子里装着千岁饴。感恩与祈愿的七五三。
-
──2012年3月12日第880首十九字诗
──2012年4月27日《达拉斯新闻》
──2013年《我们的爱在等待──吴公子诗集》,中国戏剧出版社
-
【注】:
1. 每年的十一月十五日,是日本民俗的 “七五三” (しちごさん)节,父母带领穿着和服的三岁男童与女童、五岁男童、及七岁女童,至神社参拜,以感恩与祈愿孩子顺利成长。
2. 儿童于七五三节穿着和服的民俗,起源于江戸时代 (庆长5年-庆応3年,1600-1867) 中期, “吴服屋”推广以蚕绢为面料的高级和服 (わふく), “吴服屋”意为和服裁缝店, “吴”指中国盛产蚕丝的江东,和服先流行于江户时代的贵族及武士阶层,明治时期 (庆応4年-明治44年,1868-1911) 则普及至一般庶民。
3. 本诗第一行的 “神帰月” (かみかえりづき)为诸神归位的阴历十一月, “神无月”(かんなづき)则为众神外出至出云大社 (いずもおおやしろ) 的阴历十月。本诗第一行的 “鬼宿日” (きしゅくにち) 为群鬼不出的阴历十一月十五日。阴阳道所称二十八宿中的 “鬼宿日”,是诸神归位、群鬼不出的大吉之日。
4. 本诗第三行的 “发置”,日文为 “发置き” (かみおき) 。第四行的 “袴着”,即日文的 “袴着” (はかまぎ)。第五行的 “带解”,日文为 “带解き” (おびとき) 。